医学争鸣

六十年前关于营卫的争鸣

 

建国后不久(1957—1959),中医界曾经开展过一场持续两年的轰轰烈烈的关于营卫的学术争鸣[1-3]。争鸣的阵地是北方的《中医杂志》和南方的《上海中医药杂志》,当时有很多中医名家参与其中。这次争鸣对以后中医的学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60年后,回顾和反思这次争鸣所带来的经验和教训,仍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1 营卫争鸣的历史背景

营卫学说发源于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其中包括营卫气的来源、化生、循行、节律、功能特性及其与各种疾病、经络针灸之间的关系,等等,形成了系统化的理论体系。汉代以降,历代医家莫不以《黄帝内经》为宗,几千年来对于营卫的认识一直没有大的争议:“营”通“荣”,为营养之气;“卫”为防卫之气,“不使外邪侵犯也”。

营卫认识的混杂出现在中西医交流之后。民国时期谢观在《中国医学大辞典》“营卫”条说:“清者为营,即人体发血管中之血,亦称动脉血;浊者为卫,即人体回血管中之血,亦称静脉血。”《辞源》:“动脉为营,静脉为卫”;《辞海》也有:“营即动脉血,卫即静脉血。[1]”这种认识以辞书的形式传播,给中医营卫的理解造成了一定的混乱。

建国后,国家调整了中医政策,中医得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地位,时代迫切要求对中医理论进行系统梳理和重新总结。在祖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大背景下,中医界关于营卫的争鸣应运而生。

2 1957—1959年营卫争鸣的内容

2.1 《中医杂志》关于营卫的争鸣

1957年12月,针对当时流行的《辞海》《辞源》《中国医学大辞典》中“营即动脉血,卫即静脉血”的说法,胡毓寰先生[1]提出质疑。他通过《黄帝内经》记载与现代淋巴管等解剖分布对比分析认为“营是指血液中所运送着的营养物,卫是指血管外的淋巴系统”,由此引发了中医界关于营卫的讨论。

1958年9月,《中医杂志》发表了营卫的系列争鸣文章[2]。首先,高家琪先生表示同意“营”是“血液中运输着的营养物质”,但不同意“卫即淋巴系统或白血球功用”的说法,认为卫气还是属于体温、热能之类。他提出反对的依据主要有以下三条:淋巴液中水的含量占94%~95%,应属阴,不符合卫气属阳;淋巴液流行很为迟慢,不能用剽疾滑利来形容;淋巴系统不能涵盖机体全部的防御功能。

张镜秋先生表示也反对《辞源》《辞海》中“营为动脉,卫为静脉”的观点,但认为“营卫都是无形质的气体”,反对把营卫当成“有形质的物体”,说“那不啻是一种呆物”,没法解释中医关于营卫的很多说法。

刘卜年先生表示同意胡毓寰先生“营是血液,卫是淋巴”的观点,不过他又提出营气、卫气与呼吸之气在血液、淋巴中的不同分布有关。钱元龙先生则指出淋巴液较血液更加清澈,并非是“浊”,所以“营是血液,卫是淋巴”的观点不够全面。

萧康先生从营卫气血关系出发,认为“气血”言其实质,“营卫”言其功能,“营乃血之用,卫乃气之能”,但营卫与气血又不能说成一个东西。“营”代表“经营”“营养”,“经营”是指血液循环,“营养”是指供给身体各部的营养物质;“卫”代表“卫护”“警卫”,“卫护”即维持体温,“警卫”是防御外界因素对身体的侵袭。

1959年6月,《中医杂志》又发表了胡树人先生[3]的文章,他同意以上诸先生所谓“营不是动脉,卫不是静脉”的说法,肯定了“《辞源》《辞海》《中国医学大辞典》关于营卫的解释是错误的”。不过,胡树人先生也着重提出,研究营卫要从中医理论体系出发。在中医中,营卫皆属气学说的范畴,所以要首先研究和解决中医“气”的问题。他反对“机械地套用现代医学的某某名词认为就是祖国医学的某某名词的研究方法”,认为“这是生硬的,是不够全面的,也是不科学的”。他总结诸先生的观点说:“有人认为卫气是体温,有人认为卫气是组织液或淋巴液,仍然有些硬套。”

《中医杂志》在这篇文章前加了“编者按”[3],提出中医学术的探讨,“……第一步(要)从中医理论基础结合临床实验(实践)来说明,进一步再用现代科学来整理提高”,既不能“以经解经,老在古人文章中兜圈子”,也反对“硬套现代医学就算科学”,认为对中医理论的理解“不能局限于现有的(西医)知识,就是现代医学所尚难解释而中医行之有效的也要郑重处理”,强调中医理论阐发要“联系实际”,要以临床实践为标准而不是以西医理论为准绳。这些见解在当时都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上一篇:医学与哲学年载文的文献计量学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