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争鸣

过度解读可休矣囚绿记主题浅谈

 

《囚绿记》讲述了作者与常春藤绿枝条的一段“交往”经历,描述了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特点”,也写出了作者的生存状况和真挚心愿。人教版教学用书将其主题概括为“含蓄地揭示了华北地区人民面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苦难民运,象征着作者和广大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但这一主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

这一解读当源于著名散文家林非的《陆蠡散文》(《现代六十家散文札记》百花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文中评论《囚绿记》“满怀深情地思念北平的一棵常春藤,祝愿和歌唱它永不屈服于黑暗”,“从一棵树引出了对山河沦亡的感叹,又很含蓄的赞美了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此后,刘一新先生在他的《散文写作艺术指要》(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中也有类似观点并作出了详细的分析。的确,面对“我”的“囚禁”,作者描述常春藤“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永远向着阳光生长”;而“卢沟桥事件发生了”,似乎点明了写作背景;离开北平前,作者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那么常春藤“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的象征意义也就“水到渠成”了。再加上作者“是个富有强烈爱憎的斗士”,被日本侵略者逮捕之后,受尽酷刑,英勇不屈,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这一主题似乎也为作者的生平所印证。

然而,品读文章,我们会发现,文章思路非常清晰,在北平邂逅绿、欣赏绿、囚禁绿、释放绿、怀念绿。深入文本,就能看到,内容重心显然并非着眼于“绿”本身,而是落在了“我”对“绿”的态度和行为上:

文章一开始,作者写道,在北平,一家公寓里,“还有几间空房子”,而“我”选定这间简陋寒碜的“小屋子”的原因,是遇到了常春藤,“我瞥见这绿影,感觉到一种喜悦,便毫不犹豫地决定下来”,对“绿”的爱开始凸显。

接下来,作者用了整整三段文字描写自己对常春藤的欣赏,“怀念”“快活”“留恋”“欢喜”“急不暇择”“视同至宝”“面壁成欢”,在这里,爱“绿”的感情是如此之浓烈,“观”的对象和“观”的行为,都成了爱“绿”的依托。

然而,对绿的“爱”,使“我”产生了“一种自私的念头”,“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叫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由此,这种“自私”,让爱“绿”之心开始变形、变味、变质。常春藤继续朝着窗外的方向生长,“我”却认为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甚至“损害了我的自尊心”。扭曲的“爱”也给其对象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这两只藤条慢慢失去了活力,“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

文尾,正是这种自私的爱,让“我”虽然可怜常春藤,却依旧不释放它。“我计算着我的归期,计算这‘绿囚’出牢的日子”,为什么会释放绿呢?是因为“卢沟桥事件发生了”。如果不是突发事件,“我”会不会提前开释它,常春藤会不会枯死,都未可知。

至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囚”的对象“绿”是次要的,它只是情感、态度的依托。以作者对常春藤的枝条的简单描写为依据,机械套用知人论世的解读方法,提炼出“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这一主题,是否过于简单草率了?

那么,本文的主题是不是更应该从“我”的态度和行为来入手呢?

很显然,文中“我”的情感,也就是对绿的“爱”决定了文章的走向。因为深爱这“绿”,所以在邂逅“绿”时果断地“选定了这朝东房间”。这种爱是“我”强加的,“绿”的“永远向着阳光生长”,使我有了不快,于是爱在慢慢变质——“我”囚禁了“绿”。自私的、强加于对方的爱也带来了可怕的后果,然而,“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走它”。

据此,笔者认为作者是要用这件小事来形象地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强加于对方的爱有时会伤害到爱的对象,爱更需要理智与尊重。

爱一件东西,便想将之据为己有,置于自己的完全控制之下,这是人类的共性。异性之间,因为自私的爱,产生了多少悲剧?父母爱子女,老师爱学生,却又总在有意无意中左右着他们,束缚其个性发展……“强加于对方爱可能带来伤害”这一主题无疑更能引起学生共鸣。在教学实践中,从阅读体验来看,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囚绿记》表达的是“爱的伤害”。没有了对作者生平的介绍,没有了写作的时代背景分析,学生对“民族气节说”也表现得难以接受。

上一篇:多维涵咏语言发展学生思维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