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争鸣

北大中文系创纪录0-14负医学队:文科干不过理科

 
据坊间传说,在中国,中文和医学这两支队伍,历史上曾过有“六大交手”。
第一次:当年鲁迅先生弃医从文,他的那句“学医救不了中国人”,曾震撼了多少国人的心!——这次“中文与医学”的首次交手,中文获胜了:由此,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文学家横空出世!
第二次:当代知名作家余华弃医从文,于是写出了《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优秀佳作,中国从此可能少了一个普通的余医生,但却多了一个名气才华横溢的余作家——中文又胜一局。
而接下来的四次交手,就都是由北大中文系代表“中文队”,从此在足球领域,开辟了类似于国足的“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越战越输”的最新辉煌之历史一页:
第三次:2017年北大足球杯,中文系0:5败于医学系。
第四次:2018年北大杯,中文对阵医学0比3小负——但当时的中文阵中,坐拥6名韩国外援,韩国人贡献了超过一半的力量,结果仍是一个“输”字了得。
第五次:2020年足球新生杯,是北大中文男足最负盛名的一次,以全华班出战,他们竟以0比12憾负医学,并且赛后被自我批评为“有辱系格”。
第六次:2021北大足球杯,这次仅有两名韩国外援担当前锋箭头,但却输出了北大中文系的历史新纪录:0-14告负于医学系!
……
当然,北大中文系在每次赛后的文宣中,都将自己的语言才华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次,他们中文系的文宣题目就叫《后卫打飞乌龙球,中文男足0-14惜败医学》——好一个“惜败”,真是惜字如金,令人啼笑皆非、笑不可支啊!
不过,话说回来,令人不禁要想一想:为何当年的医学人跨界到中文,却能成就文学大名,让中文专业的人都要为之仰视?可现呢?在足球领域,中文系的人踢球,咋就一碰到医学的人,便成了“软脚蟹”呢?
或者我们推而广之想一下:难道说,文科干不过理科,已经扩大到了包括足球在内的体育界吗?——我们不妨充分发挥一下中文人的联想能力,来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吧:
其一,学医的人,或者说扩大到理科生,其逻辑思维能力强,而文科生——特别是中文系的人,形象思维强,这是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所在。
而足球技术、战术的拥有,当然需要想象力——据说这也是中国球员最缺乏的东西,而我们的球员大多只会机械化的踢球。
但其实,拥有足球艺术般的想象力,那基本上是顶尖球员才有的天赋——事实上,对于普通球员,特别是业余球员来说,更多的就是机械化、按部就班的踢球方式:
比如,如何合理带球不丢球;传球、射门角度的判断与选择等——这一点上,似乎理科生更有思维上的优势了。
而中文系学生天马行空般的形象思维之下,或就会出现这次0-14输球时,中文系后卫竟两次踢出乌龙球,且其中一次,还没能完成乌龙球的笑话来,这或许跟他们的逻辑思路容易断路,有些许关系吧?
其二,业余球员踢球,身体素质其实是最大的关键点——大家都知道,体育生在高考时,都是报考理科,而文科是没有体育生的。
显然,理科系球队中的体育特长生要多些;而医学系的学生,作为学医者,显然更明白“生命在于运动”的道理,估计在锻炼身体上,要比文科生更主动、更积极些吧?则医学系球员在身体素质上,可能要强于中文系,或是其中一个因素。
其三,理科生更注重实践——即动手能力,而文科生则注重艺术创造、思想凝结,多会浮于理论与形象层面,显然更接地气和实际生活的理科生,或许在对足球等体育的投入与亲力亲为上,要更强于文科生些吧?
当然,这里说的都是北大中文系,它虽是中国文科类最强的大学,但其中文系足球队,能不能代表所有的大学文科生呢?这还真不太好说,我们还是不能强行让北大中文系足球队,来代表全中国的所有中文系足球队吧?【原创评论:】